二战爆发期间,关东军看中天池神伟高耸,占为指挥中心,在南山腰处驻有日军“山林支队”,战争结束时军事要塞和庙宇古迹炸成一片焦土,成为“二战遗址”。
抗联遗址位于火烧山栈道的尽头。这里是当年抗日联军的根据地旧址,现在还完整的保存着暗堡、地道和宿营地。熔岩石堆砌的宿营地至今还可以找到弹壳,原黑龙江省省长陈雷就曾带领抗联三支队在这里与日军鏖战。战士们有时一个月才能吃到一顿饱饭,渴饮山泉冰雪、饥食山菜野果,熔岩台地上处处留下了华夏儿女争取独立解放的足迹和可歌可泣的故事。在翻花熔岩的前锋高岗上还有一块更大区域的“抗联营地”。这里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老抗连战士原省工会主席李敏2001年在这里找到了50年前自己曾用过的行军锅和剪子。
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卧虎山一带就是藏龙卧虎之地,山下的托漠沁庄驻有官兵和驿站。生态园鹿苑前的这处“二战遗址”是当年抗日联军留下的战壕工事,山腰巨石中还有暗堡遗迹。想当年连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也在这里服役,在他第一次访华期间曾向周恩来总理询问五大连池的发展情况。抗战期间,马占山的部队江桥战役之后,辗转到乌德林地区休整,卧虎山下的达斡尔青年郭庄海曾带领抗联战士利用火山区的地形,成功的袭击敌人,成为战斗英雄。在卧虎山南,还保留着当年英雄们的墓地。据当地老人讲,这里历史上就是个“清兵老营”,建有点将台、祭祀台和大小营寨,抗战前一些“响马”也偶尔到这里占山为王。现在从旧遗址地上重建了“卧虎山寨”,游人可以在这里自由参与模拟战争中的活动,很有情趣。
东西龙门山是二战时期抗日联军与关东军周旋时转战的营地。
黑龙山与栈桥之间那片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二战期间是抗日联军长期驻扎的基地,被称为“平山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