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2 2 首页火山文化历史文化

抗战史话 冯将军运筹帷幄 火山区游击制敌----抗联龙门山小孤山兵站平原游击战纪实

时间:2023-06-20

龙门山是别具特色的古火山、葱郁的丛林和五彩缤纷的奇花异草。尤其那大自然造就的龙门石寨,更会令人忆起当年抗日联军埋伏下的神兵天将和民族精英们对祖国的无限忠诚……
龙门山地处五大连池火山群的东部,是两座孪生的古火山锥体,按着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称之为东龙门山和西龙门山。因为两山中间只隔105米,距离很近,所以人们习惯而形象的把它们称之为双子山。又由于两山形影相伴,并立如阙。誉其为龙门而得名。
东、西龙门山,同矗于一个黑色玄武岩构成的盾状高地上。东龙门山山体呈椭圆形,自西北向东南方向延伸,底部平坦,顶部的火山口呈马蹄形,西龙门山火口呈新月形,山上原始森林繁茂。山鸽、飞龙、狍子、梅花鹿等鸟兽在此繁衍生息。每当夏秋之交,山葡萄、草莓红玉盈枝,果香醉人。
龙门山下是连绵不断的茫茫熔岩石塘。近观,块石垒垒;远看如石河奔流,浩浩荡荡顺坡而下,气势磅礴,蔚为壮观。那重重叠叠、里三层和外三层的石塘,又像一队队埋伏着的抗联士兵,好似只要冲锋号响,就会爬将起来,冲向敌阵,故人们称这里为龙门石寨
(一) 解放后,勘查地质环境的工作人员发现龙门山曾有用石块砌成的简易储水池和遮风蔽雨的简陋石屋。据文物、史学工作者考证和当地百姓回忆,是抗日战争年代抗联军队在这里屯兵所遗留的。
当地史志资料记载,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年代,龙门山区,是东北抗日联军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一个重要战场。东、西龙门山之间,那条狭窄的山谷,也曾是一条通往朝阳山抗联三路军总指挥部的东部通道。后人将其同小孤山一起称之为龙门山兵站。众多的抗日健儿们,在这里演绎过一幕幕民族革命战争的活剧。导演这部活剧的主要抗日将领之一,就是东北抗联六军原参谋长、三路军所属龙北指挥部指挥——冯治纲将军。
冯治纲,吉林省公主岭人,1908年生,·一八事变后,投笔从戎参加了抗日斗争。1932年组织了文武抗日队抗击日寇。1934年秋,加入汤源抗日游击总队。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月,汤原游击总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北六军后,任军参谋长。7月,东北抗联六军开始由下江向小兴安岭以西进行第二次西征后,改任远征部队西北指挥部指挥兼第二队支队长。
1939年春西征部队到达五大连池地区后,冯治纲同十二团政治部主任王钧一起,取得了田家船口屯伏击战和谷家窑屯突围战两次战斗的重大胜利,19395月,东北抗日联军在原德都朝阳山后方基地正式编成后,冯治纲改任龙北指挥部指挥。他在就职宣言中立下誓言:誓与所部抗日战士,同日寇周旋于龙江旷野,促使日寇早亡,复我中华领土。不幸的是,1940年初部队奉命向嫩江西岸呼伦贝尔地区继续西征。途中,在战斗中牺牲。至今五大连池人民仍在怀念着这位智勇双全的年青将军。
(二) 19391月,由冯志纲、王钧率领西征的六军十二团和军部教导队来到龙门山区。为了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迅速站稳脚跟。同时,补充十分匮乏的给养、被服和子弹。部队经短暂休整后,便南出龙门山亲率80余人的队伍集结在讷谟尔河北岸的影背山前沿,准备伺机在南岸的田家船口屯,打一次伏击战。影背山,位于龙门山东南,群众也称小孤山。抗日战争年代,这里曾是向南越过讷谟尔河打击日军的一处屯兵站和前沿阵地。
1939112日,冯治纲同王钧率队出五大连池影背山,越过冰封的讷谟尔河,深夜到达南岸的田家船口屯,用垂饵钓鱼的战术将两汽车38名日伪军设计引到田家船口屯,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日伪军全部被歼,无一漏网。击毙了日军警尉指导官木黑俊一和伪警长荣广利,其余伪警察团丁全部被俘。冯参谋长在战斗结束后,召开了群众大会,宣传了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和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道理。当即释放了被俘的伪警团丁,并告诫他们不要再帮日本人干坏事,多做抗日救国的事。部队当日撤离了田家船口屯向南行进,绕过德都县城,然后,沿南部与北安交界处西进,至城西40余里谷家窑屯,又打了一次突围战,摆脱了500余名日伪军的堵截,安全地撤到了讷谟尔河北岸,回到了五大连池北山地区(火山区)。
抗日联军到达龙门山区后,两次战斗告捷的佳音,迅速传开,大刹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大长抗日军民的志气,以铁的事实粉碎了日军散布的抗联部队已在五大连池地区被消灭净尽的鬼话。从而,大振了抗日联军的军威,促进了抗日救国斗争高潮的迅速掀起。为在五大连池、朝阳山一带开辟新的游击区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 自从抗日联军在田家船口和谷家窑屯打了两仗之后,接着又频频出击,取得了节节胜利。吴乡佬计引蛇出洞就是冯治纲高超军事指挥艺术的杰作之一。
1939530日,东北抗日联军三路军在原德都朝阳山后方基地正式建军,冯治纲任三路军龙北指挥部指挥。7月底,总指挥部制定了袭击北兴镇日伪军的战斗计划。北兴镇是日、伪盘踞的重镇,其布防的重点是堵卡格拉球山通往朝阳山的西部进山的通道。当时北兴镇不仅驻有300余人的日伪军,又多为骑兵,并且熟悉山路,装备精良。因此确定打北兴镇不能强攻,只能智取,集中兵力各个击破。于是冯指挥亲率80余人的队伍,南出朝阳山到达龙门山区。为了不让敌人有丝毫的察觉,指挥部要求指战员昼伏夜行,隐蔽行军。白天蹲林子或庄稼地,夜晚抄荒路急行军。
      19398月的一天,部队出龙门山到影背山南的山区与平原村屯搭界之处。然后沿讷谟尔河北岸向西挺进。当部队过了几片青纱帐之后,前面却是一大片开阔的以稻田为主的矮庄稼地。因此,只得向北靠拢,以寻找可隐蔽之处。拂晓,五大连池南面靠河有个小屯,叫吴乡老屯(今为永丰农场所属分场)屯北面有片不很大的包米地。冯治纲当即命令战士,迅速进入包米地隐蔽,他要求战士必须躺在垅沟里,以免暴露目标,指战员们在湿漉漉的垅沟里一躺就是大半天。直到下午两点多钟,不料被屯中走出的母女二人进地摘豆角发现,二人叫喊着跑回了屯子。为了不暴露行动计划,冯治纲当即下令包围封锁村子。当抗联部队兵分三路向屯子围拢时,突然从吴家大院走出来三个骑马的日本军官,当即被部队抓获。经审问,他们是伪北安省公署查青苗的佐滕、中村和蔡田。群众痛恨他们,要求将他们处死。冯指挥说,处死是要处死,先留他们一天,我大有用处。老乡们思想通了,便杀猪宰羊的慰劳抗联部队。
    吃过晚饭,太阳压山了。冯治纲同王钧在计谋着下步行动计划。三个日本官吏的突然出现和怎样处理,成了打开北兴镇的关键问题。日伪当局要寻找,必然要暴露行动计划,而且还要殃及群众。冯治纲与王钧最后商量决定,利用三个日本人部署一个引蛇出洞之计,调动北兴镇的敌人。于是,命人把中村和蔡田两人处死在讷谟尔河里。然后,把佐滕绑在一匹马上,又派两名战士各骑一匹马,并用绳子链在佐滕骑的马上。一切准备好后,便直奔焦得布山方向而去。到了山的西北角,便枪毙了佐滕扔于山下。然后两战士又骑马向北奔龙门山方向跑去,为的是造成一种抗联部队已回朝阳山的假象,以迷惑敌人。其实两战士是回朝阳山总指挥部汇报情况作迎战准备去了。因为枪毙佐滕的焦得布山,距离向阳村警察分署较近,是有意让警署听到枪声后,看到日本人尸体。果然警暑发现尸体后,报告了北安日本宪兵队。日伪军当即调集德都、北安、北兴镇的伪警宪部队,出动寻找其余二人,并进山讨伐抗日联军,而中了冯指挥的妙计。
    吴乡老屯这里处死了中村和蔡田以后,为了拖住敌人,把二人的头割下,扔进河边的大泡子里,为的是让敌人一时找不到完整的尸体,使他们难以离去。当夜,抗联部队乘船渡过了讷谟尔河,在河南岸的黄家店屯(现建设乡民兴村)一个独门独户陈祥房后的麻籽杆和包米地里隐蔽了一天一夜。当日伪当局接到报告后,便纠集了北安、德都的伪警宪特进龙门山搜剿抗日部队和寻找日本人下落,隐蔽在黄家店屯的抗联部队,也从侦察回来的战士口中得知,北兴镇的日伪军也已大部出动进山。冯治纲立即决定乘虚而入,打进北兴镇,当夜,抗联部队顺着德都通往北兴镇的大路,绕过所有经过的村屯,借着草木葱茏青纱帐作掩蔽,一路穿沟荡草的特急夜行军。
    部队于822日拂晓到达了北兴镇外围。接着,按原定计划兵分两路攻打警察署和自卫团。一举缴了50余名留守日、伪军的枪械,并缴获一大批日、伪军服装和粮食、弹药,就地装备了新组建的讷河人民抗日先锋队。当日伪当局得知北兴镇被袭的消息,急速调兵返回时,抗联部队又给北兴镇的日伪军一次更沉重的打击,其他的进山日伪军部队,也被早有准备的抗联部队打的落花流水花流水,死伤惨重。
    据冯治纲的亲密战友王钧回忆,善于用智谋调动敌人,是冯将军指挥艺术的一大特点,堪称为智勇双全的指挥员。甚至连日军也认为,抗联六军的将领中,第一是李兆麟,第二便是冯治纲。
    冯治纲,自从由下江地区西征到五大连池、朝阳山根据地以后。在三路军指挥部的号令下,率三、九支队在龙北广大地区纵横驰骋,开辟了嫩江两岸大片游击区,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开创了龙北地区人民抗日救国斗争的新局面。
    今天,当我们尽情欣赏龙门山、影背山这些数十万年前形成的古火山的壮美景色时,定会忆起山山水水之间,曾掩埋着的烈士忠骨,耳边还会回荡起抗日志士们的冲杀声,是他们赶走了蹂躏和践踏这大好河山的侵略者,烈士的忠魂,与日月同辉,与壮丽火山共存。